郭德纲讽刺主流相声卖钱的相声才是好相声,

白癜风治疗贵不贵 http://news.39.net/bjzkhbzy/171225/5956907.html
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是什么?主流是靠体制,业务能力是次要因素,人际关系才是关键,和领导关系好,那么自然就会安排电视台节目,多一些露脸的机会。非主流靠能耐,能耐不够,票卖不出去,你说破天也没人给你钱,观众是衣食父母这是郭德纲在相声舞台上必说的话,而且在演出结束的时候《大实话》也是必唱的曲目。现在的相声市场,实际上主流和非主流分的也不是那么清楚,青曲社是民间团体,但是苗阜和姜昆的关系走的很近。同时,主流和非主流的关系也绝不像郭德纲说的这样,是完全对立的。郭德纲把关系对立也是一种营销的需要。关于相声还有所谓的雅俗之争,因为发工资的不是观众是体制,那么相声说的好坏其实并不重要,观众喜欢不喜欢也不重要,所以郭德纲后来创作了《你要高雅》来讽刺这种高雅。尽管直接原因是周立波说的那句:郭德纲邀请我做节目,我婉拒了他,喝咖啡的怎么能和吃大蒜的同台?喝咖啡是苦了我一个,香了千万人。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好相声?郭德纲的答案很简单,观众愿意掏钱的相声才是好相声。你说相声是教育人的,但是他们连五毛钱都不愿意掏,你说教育人还有意义吗?教育人不是相声的本意,而是附加的额外作用,相声首先是让人乐的,至于你听完这段相声学到了什么,每个人和每个人不一样。相声围绕的不是教育人,围绕的是让人乐,让人开心。你看马戏表演,狗熊骑自行车,看完了有什么教育意义?没有,但是看的时候很开心。观众连看都不看了,你还和他探讨艺术,这就很没意思了。姜昆认为现在的相声大崩盘,郭德纲也说这个行业快没了,在这个相声行业不景气这个问题上,主流和非主流的意见是一致的,不过他俩的解决方案截然相反。姜昆是开会研究相声如何走出去,而郭德纲却是亲身实践已经让相声开始走出去。现在在世界很多国家,从美国到德国,从澳大利亚到新加坡,每到一地都是一票难求,满坑满谷。只有观众首先喜欢了,才可能谈在舞台上唱些京剧,唱唱京韵大鼓,河北梆子,河南豫剧,如果观众根本不买票,那么这些地方戏曲也跟着没人听了。现在的戏曲界也应该感谢郭德纲,戏曲肯定会走向灭亡,只是郭德纲的出现,把这个地方戏曲的寿命延长了,地方戏取决于一代人。老一辈的人没事听戏,现在很多年轻人也通过郭德纲知道了很多的地方戏。北大教授“醉侠”孔庆东那句话说的很对:一个郭德纲抵得上一百个戏曲家协会。(内容原创,图片来自网络,图片如有侵权,请与我联系)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rzgz/637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