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评相声名家榜,排辈儿顺序太乱套,连郭

央视《发现中国》栏目曾制作过一个栏目《相声大师》,他们从相声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遴选出七位相声大师:李德钖、张寿臣、常宝堃、刘宝瑞、马三立、侯宝林和马季。这七位相声大师可谓是实至名归。相声至今四大阶段,诞生,第一波全国性兴盛,没落,再次兴盛。每个阶段都选出一名标志性人物,综合前面的几个维度,穷不怕、侯宝林、郭德纲三位,穷不怕是相声祖师爷,侯宝林在全国知名度业内观众三个维度,承上启下,无人能比,马三立在天津略吃亏。郭德纲客观再次兴盛来相声,观众喜爱比例以及影响力无疑最大,同行对他有分歧,但是相声再次兴起的当代,谁能比过他?相声二次兴盛的当代,除了郭德纲,行内人互捧的任何人,谁起到了兴起的作用?谁受老百姓认可度最高?别拿行内人那套标准来否定,随便拿出任何一个人,哪怕媒体和行内都捧,也无法改变郭德纲兴起相声,最受百姓欢迎的客观事实数据,真金白银的数据,谁不服又能如何?看来我这个天津人听曲艺还是相对比较全面的,无论是相声,东北大秧歌,二人转,京剧,沪剧,豫剧,评剧,河北梆子,苏州评弹,京韵大鼓等等。大师和明星的确是有区别的,就好比武术,我们都说叶问是大师,成龙是明星,成龙虽然也让武术走向世界,观众也很喜欢,但是没人说他是武术大师。明星只是在个别作品上的突出表现,而大师则是对一个行业的贡献。郭德纲对相声的贡献是让这门传统艺术起死回生,某些只说了几个好段子就标榜为大师的演员是不能与之相比的。当年为听姜昆相声几个人争收音机是常有的事,郭德纲如果不见人不见声在收音机里说相声,看有几个争的,那个年代离多远听到声音,人家都知道是姜昆说相声呢,慢慢的就凑到跟前了。姜昆在相声界本来是发扬光大相声的,可是这些年心思都用在了当管和拉邦结伙,打压同行上了。但是20年前,听相声的的确比听流行歌的多,那是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。根据央视的排名来看,至于苏先生本人,作为文字辈门掌,太拿自己的身份当回事了。艺术有点小特点,资质平平,背景还有点沾他师傅的光。尤其后期作为”文哏大师”,文而不哏,特意的着相了。赵振铎先生才称得上文哏大师,八扇屏绝了,是我听过最好的版本,教科书级的!字正腔圆,口齿伶俐,语言干净,嗓音清脆,台风稳健而不失火爆,可惜去世太早,被现在人忽略了,想当初北京五马二赵可是赫赫有名呀!张杰尧单论相声功底的话,他在相声历史地位可能要高于马三立侯宝林和张寿臣并列。郭德纲郭德纲对于相声界最大的贡献是复兴了相声,所以说他是相声中兴功臣,这是公认的。在相声艺术上,郭德纲会的多,肚囊宽敞,虽然有些技艺比如贯口、柳活儿还有单口等方面存在问题,但不能否认他的相声功底在他的同时代演员里还是翘楚地位。从04-06年期间郭德纲的表现看,他正常努力下去精益求精成为相声大师是很有希望的。郭德纲之前相声早就让小品埋在地下多少年了,逝去的人物在百姓眼里顶多也就是个闲散的民间艺人,真正的大师在老百姓心里边,郭德纲最大的功劳在于把相声从地底下又挖掘出来,掸干净了重新呈现给了广大百姓,让相声启死回生,又活了过来並唤醒了千万爱好者,使相声从业者受益,得到了少馬爷、杨少华先生、马季先生、候耀文先生、石富宽先生这些前辈的赞许,並得到金文声、王文顺、谢天顺等老先生们的鼎力支持,又受到全国广大相声爱好者及海外华人的喜爱,郭德纲对相声的复苏和传承功不可没,他没有入选真的好可惜(声明本人并非“钢丝”)。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cyrz/6376.html